“禧年”在圣经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建立在以七为周期的“安息日”和“安息年”的基础上,七个安息年(7×7)之后的第50年就是禧年(对应从初熟节开始算起的七个安息日之后的第50天,即五旬节)。因为禧年最大的特点是“人得自由”和“物归原主”(利未记25和27章),因此禧年在旧约又被称作“恩年”(以赛亚61:2),也叫“赦免年”(申命记15:2,9; 31:10)。
“千禧年”的这个概念恰恰是在禧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你在中文圣经中找不到“千禧年”这三个字,但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这是长达千年的“恩典时代”之代名词,与启示录二十章六次出现的“一千年”对应(注:查希腊原文,发现原文中没有“一”这个字,而且“千”是复数,不是单数)。
虽然有少数人认为千禧年就是指耶稣第一次来和第二次降临之间的恩典时代(也叫“教会时代”),但更多信徒相信这是指耶稣第二次降临之后才开始的地上最美好的时代(我们认为这两个观点集成起来就全面了)。这个与以前各个时代都不同的千禧年,其突出的特点是再来的主“要用铁杖辖管万国”(启示录12:5),也就是货真价实的“神主”的时代,有别于以前“人主”和“民主”的时代。
同时抓住禧年是“人得自由”和“物归原主”这两大特点,我们看其在整本圣经中启示的渊源,会帮助我们对神整个的计划有所了解。也就是说,千禧年即使在后来是指着一个具体的时代,但其内涵却早已贯通于整本圣经的里面了。现在我们就略略地看一下。
旧约中“禧年”的影子
实际上,找禧年在旧约中的影子,大多数人都会发现:在亚当夏娃起初被造在伊甸园中,和后来因背叛神而被赶出来这段描述中,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含义。当然,有人认为伊甸园还有更深的内涵,我们暂且不谈。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伊甸园这个描述中,看到禧年的正面和反面,因为起初的伊甸园就好似“禧年在园中”,但因为人经受不住考验,背叛神的话,以至于被赶出来,失去了与神在园中同在的美好时光。
中文的四个字“禁”、“婪”、“楚”、“梦”,形象地描述了起初的夏娃怎样“禁”不住魔鬼的诱惑,起了贪“婪”的心,吃了“禁”果后又给亚当吃,才导致被凄“楚”地赶出伊甸园,失去了起初的“梦”幻年日,也就是与神与人合好同在的恩年。中国古人的“梦”的字,竟含有代表夕阳西下的“夕”字,可谓传神之笔(注:古文数据告诉我们,昔日的“昔”同“夕”)。
由此,我们看到这起初的“失乐园”为后来禧年的重建,埋下了重要的伏笔。因为从“人得自由”和“物归原主”这个角度看,禧年就是将人因为背叛神的话而失去的伊甸园又重新赐回给人,人也因为这样的回归认识天上的主宰。
第二个实例就是旧约中约伯的经历,这实在是一个更深的经历,从外面的行义,因着撒旦的控告和击打,从而进入亲自经历神的试炼并听见神向他说话的地步,以致不单在灵里亲眼见神,后来更得到神在物质上加倍的祝福。这岂不是禧年在义人约伯的身上具体的彰显吗?
如果说亚当夏娃从伊甸园被赶出是禧年的反例的话,那么下一个就真真是禧年的实例了,因为旧约中下一个重大事件就是著名的挪亚洪水和方舟。
不需要太多的解释,我们就看到挪亚的方舟恰恰将禧年的意思用有形有体的方式彰显了出来。方舟外面的洪水代表神的审判,里面代表保护和赦免,而且是凡进来的活物(不管是人、洁净的还是不洁净的动物)都可以躲避洪水所代表的审判;而且洪水过后,人从方舟的里面出来,被洪水审判后的大地又重新回到人的手中,人在审判的余烬之下又重新成为大地的管理者。
第四个实例就是以色列人的先祖亚伯拉罕,被召离开自己的家乡吾珥,进入应许之地迦南;而亚伯拉罕的后裔却要在饥荒的时候经历离开迦南地,进入埃及地,然后又经历出埃及、经过旷野四十年吗哪的喂养、进入迦南地的过程。亚伯拉罕一家的经历和其后裔一族的经历都再一次证明:从一个禧年进入下一个禧年都要经过痛苦的磨练过程,而这一磨练过程,是我们每个人少不了的功课。
新约中“禧年”的初步应验
主耶稣道成肉身,是神以血肉之体向人显现的破天荒大事。祂按照旧约祭司的规定(参民数记第4章)在30岁的时候出来传道,仅仅用了七年一个安息年周期的一半时间(三年半)就带出了12个门徒,叫他们可以至少在外面与祂同行,直到耶路撒冷。
最后,耶稣让他的门徒经过了祂自己十字架的磨练,筛选出11个门徒(加上祂自己就是12人)。在耶稣升天之后,在犹太人五旬节的日子,用应许的圣灵将120个人浸成一个身体,建立了新约的教会,就是祂自己在地上要建立的祂的身体。注意,起初教会因着圣灵大大的浇灌和运行,真实进入了“彼此相爱、凡物公用”的美好境地(使徒行传第2和4章),进一步印证了旧约吗哪降下时“多收的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的情形(出埃及记16章)。这一点再次告诉我们,神的禧年只有神自己可以成全,无论人用任何与“共”有关的会也好、党派也好、或主义也好,都只能停留在空洞扭曲的“乌托邦”之理想层面,摸不到实体。因为禧年是以圣灵为内质和主体的。
如果道成肉身代表伊甸园的主人出来寻找失丧的人类,那么,五旬节祂用圣灵给起初教会的120人施洗就是代表主人正式接纳这些人回归伊甸园。为此,使徒行传非常注重所传信息的四个方面:悔改、信主、水洗、灵洗。这是当时的人一开始就可以同时得着的恩典(一个人什么时候全部得着,就是禧年真实地临到那个人里面的时候)。
主再来后“禧年”的更大应验
如果说禧年在新约的时代是以个人或一定范围的方式,用圣灵同在和充满印证神对人的接纳的话,那么当主耶稣第二次降临的时候,我们相信禧年就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即全地)彰显出来。
注:继续阅读需要下列会籍:“免费注册用户”和“付费永久用户”——点击这里给出您的选择。